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期刊导读

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为国铸重器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4

他曾隐姓埋名30年,带领中国核潜艇研发团队,呕心沥血铸造国之重器,毕生为中国核潜艇研发事业默默奉献。2020年1月10日,黄旭华,这位共和国的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了“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章。而在2017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黄旭华搬座位的画面曾感动无数人。

“共和国勋章”“全国道德模范”……功勋卓著的光环之下,黄旭华百感交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这是我们自己干出来的。”

黄旭华的人生,就像深海中的核潜艇一样,虽然无声,却有着无穷的力量。

弃医学航空,参与新中国核潜艇研制

1924年,黄旭华出生在广东海丰一个医者家庭,从医是他幼时的梦想。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苦难,面对当时落后贫穷的祖国,少年黄旭华开始重新思考:“我不学医了,我要学航空,学造船。将来造飞机保卫祖国蓝天;制造军舰抵御海上侵略。”于是,在海边出生长大的黄旭华,1949年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后,开启了与核潜艇一生的缘分。

1954年,美国“鹦鹉螺号”核潜艇首次试航。1957年,苏联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这种新武器的巨大能量,一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当时有一种说法这样描述核潜艇的续航能力:一个高尔夫球大小的铀块燃料可以让潜艇航行6万海里,如果用柴油作燃料,则需近百节火车皮的柴油。对于大国而言,核潜艇是至关重要的国防利器。

1958年,出于国防安全形势需要,中国也启动研制导弹核潜艇。8月的一天,34岁的黄旭华疾走在首都北京街头。此时,黄旭华是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产品设计一室潜艇科科长,接通知说北京有工作任务,请他跑一趟。报到那一刻,黄旭华才知道,要参与新中国核潜艇研制。

美国、苏联先后有核潜艇下水,为打破帝国主义封锁,中央决定组建造船技术研究室。黄旭华有过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因此被选中。因为核潜艇的研制在任何国家都是高度机密,所以领导提出要求,严守国家机密,甘当无名英雄,不能泄露工作单位和任务;准备干一辈子,就算犯错误了,也只能留在单位打扫卫生。

为了民族的尊严、国家的富强而奉献!黄旭华热血沸腾,立即决定留在北京。彼时,29人组成的造船技术研究室,平均年龄不到30岁。就此,黄旭华跟大家一起隐姓埋名,开始与妻女长达4年的分居生活。

克服重重困难,首次进行深潜试验

研究开始不久,苏联宣布撤回援华专家。毛泽东主席下令:“核潜艇,一万年也要造出来!”在位于武汉的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办公大楼里,毛泽东主席的誓言刻于墙壁之上。正是这句话,坚定了黄旭华的人生走向。“那个地方一年刮两次七级大风,一次刮半年。”黄旭华回忆说。恶劣的自然条件还不算,没人、没钱、没资料、没技术,最大的困难是大家不知道核潜艇的样子。他和同事们只能“大海捞针”——从国外报刊中搜罗有关核潜艇的只言片语,拼凑出一个核潜艇的轮廓。

恰好,有研究人员从国外带回了两个美国“华盛顿”号核潜艇儿童模型玩具。大家把玩具反复拆装,发现这些密密麻麻的设备,和他们一半靠零散资料、一半靠想象构思出的图纸基本一样。“我当时就想,核潜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再尖端的东西,都是在常规技术的基础上综合创新出来的,并不神秘。”黄旭华说。

资料难找,数据计算也是难题——他们只能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核潜艇上的大量数据。那些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部件配重,他们只能靠一台磅秤一个个零件称。为保证计算准确,科研人员分为两三组分别计算,结果不同就重来,直到得出一致数据。

反复进行了各种试验后,终于建造了一艘25米长的模型小艇,只容一人进去操纵。模型艇在北海走了一段时间,大家普遍认为,“这条艇比常规艇好操作。”这让黄旭华信心大增,他毅然敲定核动力水滴型潜艇。“这就像部队行军,已经有侦察兵探出一条准确道路,再没有必要去走弯路。”

1961年11月,黄旭华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七研究院〇九研究室副总工程师。1962年底,妻子李世英调到北京,一家人终于团聚。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加入海军战斗序列。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我们的核潜艇没有一件设备、仪表、原料来自国外,艇体的每一部分都是国产。”黄旭华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