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期刊导读

警惕寒冷天心脏容易乱弹琴访上海交通大学心房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0

随着气温的降低,房颤发病进入高发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房颤发病已超过1500万人次。房颤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心脏,还可导致心脑肾等多器官的损害,我国7.5%的卒中就由房颤引发。上海交通大学心房颤动诊治中心主任刘旭教授提醒,患者要平安过冬,可从衣食住行4个方面来进行预防,并学会识别房颤的信号。

进入冬季,天气渐冷,心内科的患者和往常相比明显多了起来。很多患者描述称自己有心慌、心悸、气急等症状,经过检查发现是房颤发作,并已有较长的病史。那么,为什么冬季房颤高发?患者又该如何安度冬季呢?我们就此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心房颤动诊治中心主任、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旭教授。

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心脏跳动会保持有规律的节奏,而一旦没有规律、没节奏地跳动起来,就危险了。”刘旭教授形象地说,房颤就是心脏的“乱弹琴”状态,目前是心脏病领域的常见病,尤其是60岁以上人群,有高达5%的发病率,且每增加1岁,发病率就增加1个百分点,到80岁时发病率高达27%。

为什么要关注房颤呢?刘旭教授告诉我们,一旦房颤发作且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可导致心室率增快引起心衰,并形成心房血栓导致脑梗塞、腹腔脏器血管栓塞等,严重者甚至会引发猝死,合并冠心病者还可诱发心肌梗死。更重要的是,如果不尽早干预,病情会不断进展,即由阵发性房颤过渡到持续性房颤乃至永久性房颤,心房病灶也由局限性扩展为弥漫性,患者的生命危险成倍增加,治疗难度及复发率也明显增高。所以尽早对房颤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十分重要。

寒冷会对房颤患者“多重施暴”

“冬天是房颤患者的一个难关。”刘旭教授表示,寒冷天气会对房颤患者“多重施暴”——

1.血小板凝集增加。血小板一方面有止血的功能,另一方面,当它浓度过高时还会加速血栓形成。当气温在10℃以下时血小板凝集明显上升,血栓风险大大增加。血栓引起的卒中正是房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危害不容小觑。

2.血压升高。低气温会引起体表血管收缩,这种收缩本来为的是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失,但它同时也会导致血压上升,心脏射血阻力增加,从而导致心脏耗氧量增加,可能会诱发潜在的心脏疾病。

3.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寒冷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而肾上腺素具有加快心跳、升高血压的作用。这原本是人体为了防寒而预备的自身调节机制,但对于有房颤以及有潜在风险的人会是额外的负担。

4.血液黏稠度增加。相比于夏季,冬季人体排汗减少,人们往往会减少喝水。但冬季天气干燥,加上外周皮肤的血管收缩,血液向身体内部聚集,导致平均动脉压升高,人体会通过增加尿液的生成,自动调节血压。排尿增多,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

6大“危险信号”提示房颤发作

鉴于房颤的危害以及其在寒冷天气容易发作的特点,刘旭教授提醒,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甲亢、高血压患者,以及有抽烟、长期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如果在冬季出现下述症状,千万不要疏忽大意,这可能预示着已经发生房颤,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1)胸口莫名其妙砰砰跳动;

(2)脉搏出现强弱变化,有时感觉漏跳了一拍;

(3)经常出现胸闷,胸痛症状;

(4)稍微用力时就感觉气促,气短;

(5)容易感觉疲劳,运动量不如以前;

(6)发生昏厥,头晕等不适症状。

临床上,心电图检查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一般都能确诊是否患有房颤。如果症状48小时不发作,或一个月、两个月才发作1次,则可以佩戴一种比手机还小的微型心电记录仪来发现房颤的踪影。

刘旭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交通大学房颤诊疗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市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委,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心律失常学组委员。长期从事心脏起博与心电生理的临床工作,对老年人及儿童快速心率失常的射频消融亦有较深的研究,个人完成的射频消融病例数量和质量居亚洲首位。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目前理想的治疗方法

刘旭教授介绍,目前治疗房颤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二是介入手段。但要注意,药物治疗针对性较差而且效果不稳定,无法根治房颤;而近年通过医学研究证实,人体心房的某些特殊部位与房颤有关,通过导管手术干预这些部位可以根治房颤。导管消融治疗不仅仅可以根治房颤,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高达正常人群5.6~17倍的脑卒中发生率和高达正常人群2倍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