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期刊导读

优化人才引进的软环境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0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刘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小组审议时说,“现在一些地方人才引进层层加码,你给1000万,我就给2000万,你给领军,我就给首席,长此以往反而不利于人才发展。” “人才与‘帽子’不能本末倒置,要更加规范各类人才引进计划,确保人才作用的真正发挥。”(3月6日澎湃新闻网)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是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谁抢占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发展先机。当今世界,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乃至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核心又在于高层次人才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可以说,当下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近年来,全社会人才意识的不断增强,识才爱才用才氛围更加浓厚,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已经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各地各部门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衔接配套、较为完整的人才政策框架体系,使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随着人才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各地各部门对人才需求不断升温,少数地方、部门在人才引进方面出现了恶性竞争,盲目攀比,重引进轻使用、轻培养,迷信“洋和尚”、不信“土郎中”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造成人才流动无序、人才资源浪费、国家资源浪费。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西部某市花了重金和其它优厚条件,引进了一位“海归”人才。谁知,一年后这位“海归”竟然放弃了西部优厚的条件,去了南方某市。原来,南方某市得知有这样一个人才,多次与这位“海归”私下沟通,以更优厚的条件将其挖走。

由此可见,用票子、房子、位子、“帽子”留人是暂时,环境留人才是长久的。人才作为一种特殊资源,是要在使用中创造价值的,而不是作为“盆景”来欣赏的。招才引才是手段,用好人才,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是其最终目的。引进人才待遇固然重要,但营造一个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的环境,意义更为重要。

环境优,则人才聚、事业兴。营造良好的 “软环境”,必须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既要树立全球视野、放眼世界,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还要留住本土人才,不分“土”“洋”,唯才是用;要有爱才用才的胆略,尊重人才,放心放手放权,鼓励、支持他们大胆工作,干事创业,提升人才的存在感;要有情感留人的心胸,甘当“店小二”,周到服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要有监督考核的机制,对引进的人才要进行考核评估,优胜劣汰,确保尽其才、尽其责。

人才工作是党的重要工作,必须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加强统筹,完善机制,树立“一盘棋”的思想,规范各类人才引进,切实走出各自为阵、恶性竞争、砸钱抢人、无序引进的怪圈。

上一篇:上海公共关系国际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