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中华创世神话”首届新成果发布会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仝薇)4月6日-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主办、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等单位协办的“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系列专著发布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神话学研究院院长顾锋,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任小文,复旦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王卫东分别致辞。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神话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叶舒宪作主旨演讲。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特聘教授、神话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庆存主持开幕式。
顾锋表示,这套“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系列专著成果是文学人类学中心和神话学研究院进行学科交叉、视界融合研究的集中呈现,为中国文科学术进行范式转型、走向“创新主导”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人类学中心创立。近10年来,该中心以其跨学科研究的视野与超常的厚重成果积累,派生出上海市首个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和高端智库,并孕育出全球第一家神话学研究院,被纳入新时代的高校首批双一流建设项目,以中国问题为本,以中国素材为着眼点,传承与发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积极探索中华文明历史起源,在全国人文学界发挥学术创新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建构出全新的中国版的文化理论体系与人文研究方法论。我们相信,神话学研究院将在今后继续发挥多学科研究优势,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在中国问题、本土特色、华夏体系研究中取得更大成绩。
任小文认为,随着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扩大,随着传播中华文化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推进,弘扬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成为学界和各界共同任务。这批成果的推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开拓,对于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论的推进,对于中华创世神话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王卫东表示,从学术研究角度讲,能够在前人基础上取得突破本身就是困难的事情,但叶舒宪教授以玉石文化为突破口,通过分析史前的重要文物,以大传统新视野为探寻华夏文明独特性找到重要线索,提出“玉文化先统一中国”的说法。玉石神话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的统一性,具有文明的奠基意义,是民族自我认同的文化符号。《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文学人类学新论--学科交叉的两大转向》、《四重证据法研究》与《希腊神话历史探赜》等一系列成果的出版也对根植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要问题做出全新阐释,为中华文明的探源找到了“玉石信仰”的突破口,为中国学者探索出一套归属文学人类学的、以“四重证据法”为核心方法论的中国本土文化理论体系。
开幕式上,发布的《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一书,是以叶舒宪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批准号:10&ZD100)成果,历经六年艰苦努力,以突出的理论创新和厚重扎实的成果规模(12部专著,103篇论文),获得国家免检结项的殊荣。
叶舒宪的《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一书,以九千至一万年的玉文化的大传统为立论基石,通过西部七省区250个县市的调查采样,划定了总面积20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西部玉矿资源区”,凭借丰富的田野样本、“接地气”的田野经验,重新建构起玉礼器的神话学,揭示华夏文明的精神和信仰之根,提出“玉文化先统一中国”的独创观点。《文学人类学新论》和《四重证据法研究》的亮点在于理论与个案的完美衔接,整合了文学人类学学科历经30年提出的一系列原创理论,如“文化符号N级编码”、“神话观念决定论”、“神话中国论”、“四重证据”,充分体现了文学人类学这门在跨学科潮流下诞生的新学科爆发出的强大理论原创力和阐释力。